abb電機與發(fā)電機

日媒:川崎重工將大部分造船業(yè)務轉移到中國

   2017-12-26 船海裝備網5280
核心提示:  日經新聞未說明消息來源報道稱,川崎重工計劃將遼寧省大連船廠的產能提高50%,該船廠主要建造包括油輪和散貨船在內的大型船
  據日經中文網12月26日消息,為終止連續(xù)3年虧損的現狀,日本川崎重工業(yè)計劃把油輪和干散貨船等商船建造業(yè)務向人工費等建造成本較低的中國轉移,以增加生產、抗衡中日企業(yè)不斷增加的建造量。預計該公司7成的商船建造業(yè)務將最終轉移至中國。
 
川崎重工將把70%商船建造業(yè)務移至中國
川崎重工將把70%商船建造業(yè)務移至中國
 
  報道稱,川崎重工將斥資逾200億日元,使其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合資成立的“大連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建造能力增至1.5倍。
 
  該合資公司將引進新設備。除了長約550米的新船塢外,還將逐漸增加大型起重機、鋼材加工設備和作為主要零部件的船體骨架組裝及涂裝設備等。工程預計2018年度下半年完工,計劃主要在大連生產油輪和干散貨船等大型船舶。
 
  2007年合資公司成立之初,計劃形成2個船塢的體制,不過目前只有1個船塢投入使用。該公司認為今后大型船只的需求將增加,因此將加快建成剩下的1個船塢。
 
  川崎重工還在江蘇省南通市擁有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合資造船廠“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川崎重工計劃在南通建造汽車、運輸船等需要較高技術實力的中型船舶,而在大連則生產大型船舶;與此同時,在中國國內將把基本設計、采購和營銷功能集中于南通,并通過消除業(yè)務重疊來降低建造成本。
 
  另一方面,川崎重工將縮小日本的造船廠規(guī)模,在以商船業(yè)務為主的日本香川縣坂出市的坂出工廠關閉2個船塢之中的1個;計劃通過人員自然減少和重新安置等舉措,將日本國內造船部門的員工削減2成。
 
  而這一系列舉措和川崎重工的連年虧損有關。資料顯示,該公司船舶海洋部門的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營業(yè)損益預計虧損50億日元,可能連續(xù)3年出現虧損。該公司認為,如果造船業(yè)務轉移至中國的行動順利推進,到2018財年以后,將能夠維持盈利。
 
  據調查公司IHS統(tǒng)計,從2017年1~9月商船訂單的全球份額來看,韓國占45.9%,中國占23.7%,而日本僅為7%。由于日本國內造船廠的建造、人工費和零部件成本高昂,他們在價格競爭中處于劣勢的情況不在少數。
 
  報道稱,中國的造船廠占地面積巨大,并按照鋼材的切割與加工、船體骨架組裝、船塢與作業(yè)流程進行了工廠布局。除了低廉的人工費之外,還能利用這些功能性的布局,與狹窄的日本國內造船廠相比,成本競爭力更高。
 
  此外,川崎重工還有望從合資伙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定期獲得大型船舶的訂單,這一點無疑作用巨大。在1995年設立的南通合資造船廠,總建造數量的約4成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訂單。該公司常務執(zhí)行董事餅田義典表示,“在蕭條的局面下,(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仍向我們發(fā)出集裝箱船等附加值高的大型船舶訂單,對業(yè)績構成了支撐作用”。
 
  川崎重工業(yè)株式會社,是日本的重工業(yè)公司,川崎重工起家于在明治維新時代,并以重工業(yè)為主要業(yè)務,與JFE鋼鐵(原川崎制鐵)及川崎汽船有歷史淵源。主要制造航空宇宙、鐵路車輛、建設重機、電自行車、船舶、機械設備等。
 
  川崎重工還是日本軍工企業(yè)中的老字號之一。“榛名”號戰(zhàn)列艦和“加賀”號航母均出自川崎重工之手。
 
標簽: 川崎重工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